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色婷婷五月激情蜜桃社区,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網絡中國節(jié)·端午】民眾參與是民俗節(jié)慶延續(xù)的基礎

光明網    2022年06月01日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也是傳說色彩最濃、最有紀念意義的民俗節(jié)日之一。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風俗與習慣不盡相同,節(jié)日也顯得非常正式與豐富。

  然而端午節(jié)跟許多正在消失的中國節(jié)日一樣,從內容到形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甚至正在變得敷衍化、表象化、程式化。很多年輕人對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一無所知,一些人更加熱衷于過與自己原本無關西方的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甚至萬圣節(jié)等洋節(jié)。很多寄托了人民生活情感與美好愿望的民俗節(jié)慶正在淡出新一代人的視線。許多人對于節(jié)日的認知,似乎都停留在了吃的內容上面,仿佛過春節(jié)就是吃餃子,過中秋節(jié)就是吃月餅,過端午節(jié)就是吃粽子,過元宵節(jié)就是吃湯圓一般,這些節(jié)日所擁有的豐富而深奧的生命、內涵、美德、哲學思想與存在形式已經在被忽略甚至替代,我們不得不在過節(jié)的同時,也為中國千年傳統(tǒng)文化今天的存在形式而感到焦慮和痛心。

  就在不太久遠的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也就是我的童年時代,端午節(jié)還是一個鮮活的,充滿吸引力的節(jié)日。那時候,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為了包粽子而忙碌?,F在回憶起來,會覺得味覺與感覺都在記憶中流淌,如同過往的童年一般美好而細膩。吃完粽子,還要聽大人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聽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一樣,每次又都不一樣,但總是深入人心的。無論哪一種傳說,都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善良淳樸,崇尚厚德載物,懂得感恩與知恩圖報的民族。雖然是一個節(jié)日,但它所包含的儀式、內容、形式乃至哲學思想、活動載體,無不包含了我們的祖先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所總結出來的無數經驗,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與文明進程的累積。

  在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以外,各地還要舉行一些大同小異的傳統(tǒng)的儀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要家家戶戶插艾條掛菖蒲?!扒迕鞑辶?,端午插艾”。由于艾條的莖與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香味可以驅蚊蠅蟲蟻,還可以凈化空氣,所以中國古代醫(yī)學上是用艾入藥,以起到梳理氣血以及祛寒去濕等作用。艾灸,艾熏等方式均可起到治療作用。菖蒲生在水邊,是草本植物,其葉片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殺蟲滅菌的藥物。所以端午節(jié)也是預防疾病的衛(wèi)生節(jié)日。所以,端午節(jié)到來之前,家家戶戶要打掃庭院,把菖蒲或艾條插在門眉上,或者懸掛在廳堂里。并用艾葉,菖蒲、大蒜,石榴花,還有龍船花等等做成虎的形狀或者人的形狀,人們稱為艾虎,艾人,以起到驅魔護衛(wèi)的作用。在南方,人們還要做成花環(huán)或者佩飾,淡淡的香味,很是動人,也用來防疾病,驅魔障。雖然人們有著唯心的想象,但卻寄托著民間無數美好的希望。

  有的地方還會給孩子們佩帶香囊,輔以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通常會裝上香藥,雄黃,朱砂等等,香囊外表甚是好看,通常用絲布或者棉布制作,吸附力強,不粘貼,再用不同的絲線盤成鎖扣,做成不同的形狀,再結成一串,玲瓏可愛,五彩斑斕。袋子里的味道滲出來,清香四溢,既是裝飾物,又是藥物,實惠實用,充滿民間的智慧和審美藝術。體現了人民熱愛美好事物,向往和平與幸福生活的心態(tài)。

  還有的地方出嫁了的女兒要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回娘家,要在住宅門前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游百病等形式,給小孩涂雄黃,飲用菖蒲酒,雄黃酒,吃五毒餅、咸蛋和水果等,還有比武,擊球,蕩秋千等體育活動。特別是至今仍然流傳盛廣的賽龍舟活動。

  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賽龍舟的傳說都有所不同,但賽龍舟時候,幾乎都是鼓樂喧天,人聲鼎沸,甚至鞭炮齊鳴,場面壯觀。不僅如此,賽龍舟的習俗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在這些鄰國開始盛行。這說明,雖然疆土有界,但文化卻可以跨越這些疆界的限制,傳遞到不同民族的生活中去,傳播美好與和平。

  當今,我們隨時會聽到傳統(tǒng)文化被破壞,被拋棄的說法。事實上,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傳統(tǒng)在經濟迅速騰飛的當今的確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甚至是永久消失。我們無法阻止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無法更改人類快速成長的步伐,也無法逆轉歷史的前進規(guī)律,但是我們可以嘗試選擇,選擇理性的挽留與搶救與保護,我們可以積極地反思與改進,任何一種生活方式與節(jié)慶習俗,離開了百姓的關注與參與,都會慢慢地消失,人才是傳承的主題,任何文化遺產,沒有人作為參與者,傳承者,那么節(jié)日就只剩下了驅殼,即便是申遺成功,即便是世界的文化遺產,那么它的意義和價值又有何用呢?

  所以,提議教育部門編寫的小學生課本里設置一些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介紹,讓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商家企業(yè)家們騰出地方來宣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給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點地方呢;媒體靜下心來好好地開設一些介紹我們傳統(tǒng)文虎的專欄來引導讀者。

  當然時代要發(fā)展,人類要進步,誰也不能阻擋,很多文明的消失都帶有不可逆轉的遺憾。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做的好的國家和地區(qū)也比比皆是。比如西班牙,意大利,英國都是努力呵護充滿歷史風塵的建筑物,自然景點,讓這些歷經風霜的遺產們繼續(xù)為社會服務,成為世人向往的旅游之處,為社會繼續(xù)貢獻它的價值,韓國把端午祭做成了與旅游教育相結合的一個盛大而著名的節(jié)日,重新包裝傳統(tǒng)節(jié)日,讓傳統(tǒng)與當代攜手,再度揮灑新的魅力。

  目前,韓國江陵的端午祭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游客不遠千里專程趕去參加,仿佛朝圣。如果用得好,保護的好,傳統(tǒng)的文化習俗,節(jié)慶都會延續(xù)下來,但是需要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公民的自覺意識與參與精神。文化遺產的保護,傳統(tǒng)節(jié)慶的延續(xù),考的不僅僅是政府和專家,而是全民,只有民眾真正關心、關注,一種文化才能有土壤,有基礎,才能得以延續(xù),與其對著即將逝去的文明唱著挽歌,何不一起攜手將它們拾起來,重新塑造?文化的價值在于對于歷史的推進,對于文明的借鑒,沒有了民眾的基礎,一切都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在忙著用微信或者短信發(fā)信息,祝賀問候你的家人與朋友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想想與其讓機器替代你的語言,代替你的真切思維,何不跨越山水日月,走近你的至親,跟他們一起肩并肩,臉對臉地迎接日出日落,包粽子,掛菖蒲,給自己的孩子親手剪出一對精彩的福字來,祝福你的家人與摯友快樂幸福呢?何不親耳聽到你的父母親友耳貼耳地告訴你,我們是天下最親的人,我們但愿彼此幸福安康呢?

  江河大地,日月山川。生生不息的是人類的文化根脈,代代相傳的是我們的思想和精神。讓我們在端午節(jié),思想起古人,惦記著后人,為了今天的孩子們,一起再努力一把吧!(光明網記者劉暢)







  • 上一篇:網安法實施五周年:制度建設與實施成就
  • 下一篇:【網絡中國節(jié)·端午】現代作家筆下的端午節(jié)

  • 本文地址: http:///html/xw/shms/8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