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9月28日
◎楚江舒
金沙江是四川和西藏的界河,是長江的上游,干流河長3481千米,金沙江水大,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
G318線到竹巴龍跨過著名的金沙江大橋,便正式進入西藏。這段河床窄,岸坡陡峭,高山深谷,水流看起來平穩(wěn),河下暗流頗多,山上碎石時墜,路程十分艱險。
金沙江的源頭,是在青海流入四川境內(nèi)的通天河,在金沙江和雅礱江的源頭區(qū)域我工作和生活了13年。同時,在金沙江大峽谷我領(lǐng)略了瑰麗多姿的金沙云海,俯瞰過蜿蜒盤旋的金沙江水,仰望過群山環(huán)抱艷陽高照的金沙峽谷……親眼目睹了厚重的金沙云海里的五色彩虹,更讓人驚嘆的是還看見古書中提到的千年難遇的“白虹”,我稱為“哈達虹”。那是2005年初夏的一個清晨,我們前去洛須鎮(zhèn)后一座高山調(diào)查,走到半山上,被綿延幾十公里的云海布滿了整個金沙江峽谷所震撼,宛若仙境一般。就在我們徜徉在云海仙境之際,云海里出現(xiàn)了一道七色的彩虹,罩在以洛須鎮(zhèn)為中心的上空,彩虹持續(xù)了十幾分鐘之后,又接著出現(xiàn)了一道更為宏大的白虹,那可是千年難得一見的白虹。七色彩虹之后又是白虹的景況,不僅震撼了我們,也讓本地的民眾驚呆了。那道白虹像一條巨大的潔白哈達,橫跨金沙江峽谷,頭起金沙江源頭真達鄉(xiāng)通天河段,尾接麻呷鄉(xiāng)金沙江段,頂天立地、跨山越江,直入天宇。
在這神奇的白馬山下和金沙江源頭,我邂逅了我的愛人,收獲了愛情,孕育了我們的孩子,并取名為源祥,寓意為在金沙江源頭遇見祥瑞的彩虹和白虹。
告別金沙江源頭之后有13年了,在這期間因工作關(guān)系到源頭去短暫的停留幾天,到金沙江沿岸石渠、德格、白玉、巴塘、得榮等縣行走的機緣也十分多。例如,石渠災(zāi)后重建,在真達鄉(xiāng)、奔達鄉(xiāng)等金沙江源頭的鄉(xiāng)村;還有,為洛須水利工程等到甲松溝等實地踏勘;為撲救森林火災(zāi),在德格和白玉之間的丁都溝參與工作;為讓群眾增收致富,在巴塘金沙江畔的竹巴龍、王大龍等山間江邊種植核桃等經(jīng)濟林木;為了讓受困群眾走出大山的困擾,在得榮因都壩開展移民搬遷工作等……
金沙江與G318線的交匯是在巴塘縣的竹巴龍,在這里一道長虹般的大橋橫跨金沙江,連接川藏,G318線跨越大橋就進入西藏。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邂逅金沙江大橋的情景。那是跟隨一位我特別敬重的老領(lǐng)導(dǎo)到巴塘縣開展農(nóng)業(yè)工作,激越奔泄的滔滔江水,連接?xùn)|西的宏偉大橋,還有驕陽如火的村寨和熱情淳樸的父老鄉(xiāng)親……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G318線川藏的連接點。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川藏界河,因江水含沙多呈黃色得名,又名繩水、淹水、瀘水。據(jù)說,當年康熙曾將大渡河誤認為是“瀘水”,故將修建的鐵索橋欽定為“瀘定橋”,寓意“瀘水安定”之意。金沙江的發(fā)源地(即長江的發(fā)源地)20世紀70年代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沱沱河與當曲匯合后稱通天河,這就是文中之前提及的石渠縣金沙江源頭之上的河流名稱,在《西游記》中也曾出現(xiàn)過此名。長江干流流經(jīng)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縣,于玉樹州直門達(稱多縣歇武鎮(zhèn)直門達村,巴塘河匯入口)以下,始稱金沙江。當年,“長江第一漂——堯茂書”就是在金沙江源頭遇難的。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到洛須時,在金沙江源頭還專程去堯茂書遇難處祭奠,并瞻仰了“首漂長江勇士——堯茂書紀念碑”。當年,西南交大攝影員堯茂書懷著“中國的長江應(yīng)該由中國人首先來漂”的愛國主義精神,只身首漂長江英勇捐軀,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為了民族榮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英雄壯舉讓人敬仰。
三十五年前,有這樣一群中國人,抱著這個信念,依靠簡陋的設(shè)備去挑戰(zhàn)嚴酷的自然,首漂長江,不惜付出生命代價。幾年前,有一篇叫《1986,生死漂流》的文章刷了屏。講了一段往事:1986年,中國的幾支漂流隊在長江中犧牲了10位勇士;1987年,又有7位勇士在黃河漂流中犧牲。勇士們前赴后繼,為的是中國人的母親河,不能讓外國人率先漂流成功,必須由中國人完成第一漂。而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個人獨自上路,用生命換取長江第一漂。當年,那個人的名字曾傳遍整個中國,他就是堯茂書。1979年,堯茂書讀了一篇關(guān)于日本探險家植村植已的報道。這位探險家是第一個登上世界五大洲最高峰的人,還是第一個完成亞馬孫河單人全程漂流的人。讀后,他感到很振奮,給哥哥堯茂江寫信說:日本國內(nèi)沒有大江大河,為了征服自然,展示民族的勇氣,植村植已不惜遠渡南美去漂流。而中國境內(nèi)有長江,中國人為什么不試著征服呢?
從1979年起,他開始制定對長江的探險計劃和拍攝方案,收集了長江各段尤其是上游的水文、地質(zhì)、地貌、氣候和風土等資料,整理出從長江源頭到渡口市沿江寺廟及藏民游牧點的詳細圖表,撰寫了一份《關(guān)于對長江進行漂流探險和拍攝工作的報告》。最重要的是,他進行過訓(xùn)練。他每天跑步鍛煉身體,一有空就泡到水庫里用舊橡皮筏學(xué)習。1982年,他在金沙江虎跳峽一段漂流。第二年,他又去了岷江和玉龍雪山流域。這十幾次試漂都成功了。當美國人肯·沃倫要首漂長江的消息傳來,堯茂書接受不了。他說:如果讓外國人首漂成功,那我們中國人臉上還有什么光?他決定,把原來的漂流計劃提前。
1985年6月11日,堯茂書和堯茂江到達各拉丹冬雪山。那里,就是長江正源沱沱河的發(fā)源地。堯茂書穿著寫有“中國長江”的衣服,戴著繡有“中國長江”的防寒帽,舉著五星紅旗,讓哥哥給他拍了一張照片。6月20日,兄弟倆把被命名為“龍的傳人號”的橡皮艇打足氣,正式下水。漂流開始了。24日,他們完成沱沱河的漂流。堯茂江要和弟弟分別了,因為他假期已滿,必須趕回去上班。堯茂江從弟弟手里接過拍好的18卷彩色膠片和幾十個膠卷。堯茂書還對堯茂江說,回去告訴自己的妻子,好好等他回來。堯茂江離開時回頭看堯茂書,弟弟卻沒轉(zhuǎn)過身看他。那一別,竟成了兄弟倆的永別。
7月24日,在通天河重要渡口直門達下游幾十公里處,當?shù)厝罕姲l(fā)現(xiàn)一艘紅色橡皮艇倒扣在江心礁石上,那就是“龍的傳人號”。堯茂書的尸體沒有找到。只有他的獵槍、相機、筆記、證件散落在金沙江的江水之中。在歷時33天、千余公里的行程之后,他的征途戛然而止,33天里經(jīng)歷的,只能在他留下的筆記里窺見一斑:
在船上選好角度,拍了照。只聽前面水聲大吼,吃驚不小。匆忙系好機子,躲也來不及,只見波浪排山倒海向我壓來……我奮力劃槳,越過浪峰,又陷進浪谷,一個幾米高的飛浪對著船首劈來,我心想“壞了”,波浪涌進船艙里,將我一身打濕,艙中積滿了水。我拼命劃槳,全身精神經(jīng)集于一念:“翻過浪”。
最不能忍受的,是一個現(xiàn)代人孤身進入無人區(qū)所遭受寂寞的痛苦,有時我簡直要發(fā)瘋。上游氣候惡劣多變,河道復(fù)雜。水浪、冰雹、雨雪交替打進艙內(nèi),我?guī)缀跽炫菰跐窳芰艿乃搩?nèi)劃行。天黑露宿,頭一件事就是晾被子和衣服。一遇到有人的地方,我最大愿望就是烤一烤火。
……
身處此時此地,同為“龍的傳人”,我深刻地理解和崇敬堯茂書的勇氣、無畏精神和壯舉,稱他一聲勇士,恰如其分。他為那個時代中國的重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告訴我們,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盡管放到今天,我們不一定再愿意付出那樣的代價,但他們依然不應(yīng)該被遺忘,更不應(yīng)該被輕視。
還記得,隆冬季節(jié),通天河封凍,我們搭乘越野車從通天河面小心碾過的場景,還有當?shù)厝罕姷臇|風車也從封凍的江面小心馳過,“曬經(jīng)石”就在我們馳過通天河面的不遠處。
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區(qū)之間,有最大支流雅礱江匯入,至四川宜賓納岷江始名長江。金沙江流急坎陡,江勢驚險,航運困難。
金沙江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上游,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成書的《禹貢》中將其稱為黑水,隨后的《山海經(jīng)》中稱之為繩水。三國時期,稱為瀘水,諸葛武侯“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北魏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首次對金沙江水系做了詳細描述,但未能言明金沙江與長江干流的關(guān)系。除此以外,金沙江還有麗水、馬湖江、神川等名稱。宋代因為沿河盛產(chǎn)沙金,“黃金生于麗水,白銀出自朱提?!焙又谐霈F(xiàn)大量淘金人而改稱金沙江。明代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經(jīng)過實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為首”,從而確認了金沙江作為長江上源而糾正了自《禹貢》以來“岷山導(dǎo)江”延續(xù)兩千年的謬誤。
金沙江從青海省玉樹巴塘河口流向東南,過玉樹州直門達,至真達鄉(xiāng)入四川省石渠縣境,然后介于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qū)兩地之間奔流,經(jīng)西藏江達縣轄鄧柯鄉(xiāng)、川藏要塞崗?fù)墟?zhèn),過贈曲河口后,折向西南,至白玉縣城西北的歐曲口,又折西北,不久又復(fù)南流,至藏曲口、熱曲口,再徑直向南經(jīng)巴塘(巴曲河口)、至德欽縣東北入云南省境,過松麥河口、奔子欄、直至石鼓止,為金沙江上段。上段河長約965公里,落差1720米。本段金沙江左岸自北而南是高大的雀兒山、沙魯里山、中甸雪山;右岸對峙著達馬拉山、寧靜山、芒康山和云嶺諸山,河流流向多沿南北向大斷裂帶或與褶皺走向相一致,被高山夾峙的河谷一般寬100至200米,狹窄處僅50至100米。右岸寧靜山——云嶺諸山以西為瀾滄江。瀾滄江以西越過高聳的他念他翁山、怒山則是河谷險峻的怒江,左岸沙魯里山以東為金沙江的最大支流雅礱江,這幾條大河被高山緊束,大致平行南流,形成谷峰相間如鋸齒、江河并肩向南流的獨特地理單元——橫斷山區(qū)。鄧柯至奔子欄間近600公里深谷河段的嶺谷高差可達1500至2000米。因兩岸分水嶺之間范圍狹窄,流域平均寬度約120公里,鄧柯附近最窄,僅50—60公里,白玉縣附近最寬,亦不過150公里。由于流域?qū)挾炔淮?,支流不甚發(fā)育,水網(wǎng)結(jié)構(gòu)大致呈樹枝狀。
金沙江過石鼓后,形成奇特的“U”型大彎道,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彎”。1936年4月24日至26日紅二方面軍長征北上時,正選在此橫渡金沙江。石鼓以下,往北不遠即進入舉世罕見的虎跳峽。峽中水面寬處60米,窄處僅30米并有巨石兀立江中,相傳曾有猛虎在此躍江而過,故名虎跳石,虎跳峽也由此得名。峽內(nèi)急流飛瀉、驚濤轟鳴,峽谷右岸為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左岸為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兩山終年積雪不化。峽內(nèi)江面海拔不足1800米,峰谷間高差達3000余米。
金沙江,一條激蕩著中國人膚色的江;金沙江,一條孕育著青春夢想的江。
蕩氣回腸漂長江,
忠肝義膽名八方。
青春夢想膚色黃,
金沙水長激情揚。
最新消息